Linux学习笔记(三)


vi编辑器

所有的Linux系统都会内建vi文本编辑器。

而vim则是vi的升级版本,vim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看做是vi的增强版本,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vi/vim与常见的编辑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使用vi/vim的话完全可以做到手不离键盘,一切操作都不需要使用鼠标(当然你想使用的话也可以设置),但也因此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当你经常使用,最终熟记时,你就会发现vi/vim的强大。

vi的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 在启动之时,vi会进入命令模式,命令模式下键盘的输入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不像word),但会被解释执行,在命令模式下可以利用预先定义的按键来移动光标,复制删除查询等等一系列操作,可以通过配置vi/vim将命令模式下键盘输入显示到右下角。

一些命令常常以冒号( : )、斜杠(/)、问号(?)开头来执行,所有命令均显示在编辑器屏幕的最下角。

文本输入模式(插入模式):文本输入模式下键盘的输入都会显示在屏幕之中,按键不作为命令被执行,而是作为文本写入到用户的文件之中。

命令行模式:可以进行诸多扩展的操作

vi模式的切换

进入vi/vim只需要输入vi/vim,空格后加要编辑的文件名即可,要保存退出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wq即可,vi/vim中对于命令而言是区分大小写的,需要额外注意。

命令模式→插入模式:

  • i: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前面,转为输入模式
  •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转换为输入模式
  • a: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后面,转为输入模式
  • A: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转换为输入模式
  •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插入模式→命令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ESC键

命令模式→命令行模式
输入:即可 转为末行模式

到目前为止,就具有了最基本的读写文件的能力了。

vi基本命令

使用基本命令需要在命令模式之下

1.移动光标

可以在vi/vim中输入:help查看帮助

除了使用小键盘可以移动光标外,常见的移动光标的方法有:

额外补充的:

  • w向后移动一个word
  • b向前移动光标到word的开头
  • e移动光标到word的尾部

2.文本插入

  • i: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前面,转为输入模式
  •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转换为输入模式
  • a: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后面,转为输入模式
  • A: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转换为输入模式
  •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 s:删除光标所在字符,并转为输入模式
  • r:替换光标处字符(输入r之后继续输入替换之后的字符即被替换,还停留在命令模式)

3.文本修改

.可以让用户重复前一个动作,经常配合其他命令使用。数字可以和指令结合。


4.搜索

vi的退出

进入vi的方法只有一种,但是退出vi的方法却有很多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退出方式。

存储缓冲与显示

vi编辑器会为用户生成又或者修改一个文件创建一个临时工作区,用户对文件所做的修改只作用于工作区中的副本而不是源文件。vi编辑器在一个编辑任务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的缓冲区来管理用户的文件。如果用户想要把偶才能所做的修改,就需要将缓冲区的副本替换源文件。对源文件的修改需要用户执行一个写入操作。

对于缓冲区而言,只显示一个窗口的大小,并存在一个修改队列,记录用户的操作,.命令将最后一次修改append到队列,u命令回退这个队列


文章作者: JoyTsing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JoyTsing !
评论
 上一篇
Linux学习笔记(四) Linux学习笔记(四)
磁盘与文件数据存储在文件之中,而文件就保存在硬盘的某个部分之中,用户可以把磁盘分成更小的单元和子单元,分别命名,然后把相关的信息保存在同一个单元或子单元中。文件是操作系统对io设备的一个抽象,进程/线程是对执行过程的抽象。 文件在UNX
2020-04-29
下一篇 
Linux学习笔记(二) Linux学习笔记(二)
Unix系统下的登陆与退出Unix系统一直以其安全性著称,实现安全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就是多用户分组管理,毕竟你不能让一个随便创建的用户来运行诸如rm -rf \等危险的命令 ,因此用户在使用Unix系统时候,需要进行登录。 值得一提的
2020-04-07
  目录